4月26日,大兴区开展三轮核酸检测工作,7100多名工作人员一早就已到位。
4月26日,随着北京市11个区展开三轮核酸检测工作,一早,大兴区各镇街设立711个核酸检测点位,7100多名工作人员就位忙碌了起来。在这一次核酸检测中,大兴区各镇街的防疫办法也得到了考验和检验。
大兴区采育镇大黑垡村,组织居民做核酸。受访者供图
建成一本防疫台账
4月26日,早上6点,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开启区域核酸筛查工作。
瀛海镇全镇有19个社区居委会,管理着39个小区,共设置了27个核酸采样点、64张采样台,分布在小区内和社会面。在26日晚8点,将完成全镇筛查工作。
今年三月初,瀛海镇按照市、区统一部署,开始着手提升疫情应对能力,对镇域范围内人员底数、社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员、在职党员、志愿者、有医护背景的人员以及商超、市场、菜店的供应能力进行了摸排。
“镇里把这些建成了一本台账,基本摸清楚了‘家底儿’。”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党委副书记张萌表示,这本台账可以清楚了解镇里的情况,“经过前期调查,我们了解到大约有340名具有医护背景的人员在镇上居住,一旦出现紧急封控情况,这些人员可以就地转换,参与服务。”
通过一本台账和应急演练,瀛海镇疫情应对能力得到稳步提升。张萌告诉记者,在加强疫情处置能力建设方面,镇里还进行了多轮次应急演练,包括封控管控社区的管理。在前期轮流演练中,每天针对一两个社区,社区党组织统筹居委会、物业、志愿者参与常规的筛查工作,通过演练让参与防疫的工作人员了解检测流程、掌握个人防护要求,凯时国际厅,在这次核酸检测中,这些工作人员已经非常熟练了。
培训村干部支援采样
“考虑到上班人员,镇里一早6点提前开始检测,优先上班人员核酸检测,让上班人群采样后出村(社),给别的区县减轻负担。”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党委委员、组织部长张健向记者介绍,26日计划进行全镇3.6万人核酸检测,截至下午3点,已经超额完成,进行了37604人的核酸检测工作。
展开全文
大兴区采育镇,“大白”在进行消杀。受访者供图
4月25日下午,采育镇布控54个检测点位、2个流动采样组,抽调具有丰富设备使用经验的机关干部、村级“两委”干部、农村工作助理员、区级下派支援干部等,共计600余人参与全镇核酸检测,其中区级下派支援干部67人。
采样点多,工作人员足,是采育镇这次核酸检测的特点。目前,采育镇有42个非拆迁村,13个拆迁村(共4个回迁小区),3个社区,这些社区和村全部设立了采样点。张健向记者介绍,除了部分医护人员,镇、村干部经过此前的储备培训,已经成为核酸检测的主要力量。
此外,在核酸检测过程中,采育镇还采用了一些人性化服务,张健告诉记者,“针对残疾、病重、婴幼儿等特殊人群,流动采样组上门采样,常设两处便民核酸检测站点,保障群众就近完成检测工作。此外,设置全天核酸采样点位进一步兜底检测。”
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